“三分治疗,七分康复”,很多人听到过这句话, 但是在实际治病过程中更多的人注重的是吃药、做手术,对于治病过程中的康复治疗会被忽略,觉得没有必要,其实很多人治病过程中缺少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康复治疗。这种能改善病人的预后,减轻病人的痛苦和家庭负担的方法被严重低估,仅仅1/10的中国病人接受康复治疗,可以说在今后的几年甚至几十年,将会越来越被群众所接受。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康复不是躺平治疗
康复医学是现代医疗体系中的一个大分支,虽然属于康复医学,但是有相当一块中医的治疗方法也是被包含在里面,包括针灸,推拿等等。康复医学是加速人体损伤后的恢复进程,愈合或者减轻后遗功能障碍程度。也就是说康复治疗是基于药物及手术治疗后再次深入或者持续的治疗方法,目的就是减少后遗症,加快疾病恢复。
虽然康复治疗的概念已经非常明确,但是在临床实践中还是出现了各种问题,比如骨科手术后很多病人会选择躺平治疗,觉得已经手术了,那么治疗就已经完成,平躺休养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其实很多病人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样的躺平治疗非但没有好处,更多的会造成二次伤害甚至致残,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有一个个事实的病例的。
小庆就是因为车祸导致脚踝粉碎性骨折,最后选择手术治疗,成功手术后医生就嘱咐他要适当运动,但是对于小庆这样的年轻人来说,适当运动的概念根本不清楚,拿着拐杖走路,适当抬腿腿,这些算不算运动呢?这个适当的度又是如何去把握呢?同时手术刀口偶尔的疼痛,会不会切口长不好呢?种种不确定性让他选择躺平治疗,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在床上躺了三个月后错失了最佳的康复机会,最终面临关节僵硬而需要二次手术。
2.巨大的康复缺口
2020年世界著名的医学杂志《柳叶刀》显示中国是全世界康复需求最大的国家, 统计约为4.6亿人次,而2020年接受康复治疗的病人仅仅为0.46亿人次,特别是随着人口老龄化,更多的病人需要更为专业的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不仅仅是止痛,也不仅仅是弯弯腿抬抬手这么简单,也是不是说吃点中药,打个针灸,拔个罐这样轻松,这种治疗涉及到多种治疗方法的相互协调与配合,很多病人更愿意把钱花在吃药和手术上,而对于康复治疗上的花费会更加觉得肉痛。这种巨大的反差让康复治疗的缺口越来越大,如何引导如何宣传成了当前康复医学的重点。
3.生病-治疗-康复-回归
上面讲的都是大道理,但是对于每一个生病的人来说,都需要有个治疗疾病的概念,生病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思路,有病就要早期干预早期治疗,治疗的方法可以选择现代医学或者中医进行治疗,也可以吃药做手术,这些方法没有问题,当然选择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也是有一定的界限的,往往保守治疗不成功的前提下才选择手术治疗。
完成治疗后面对的就是康复,规范的康复治疗往往可以加快疾病恢复,减少各种后遗症,这个概念需要明确,最终通过康复治疗后回归到正常的生活,当然每个环节不一定完全是连续的,治疗过程中也可以康复早期介入,在康复过程中也可以药物介入。最终的目标就是完全康复治愈最终回归到社会这么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