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精神类疾病总是被人们看作“无病呻吟”或是“小题大做”,特别是情绪消极、精神不振、内心抑郁等常见情况,往往很难得到社会的重视与关注。
然而,根据近些年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们可以明确得知,在我国,潜在的抑郁症患者几乎超过了2800万人,达到了总人口的2%左右,并且,其中有24.6%的患者都是未成年人。
(资料图片)
由此可见,抑郁症已经成为了相当严重的一类疾病问题,而如何科学对其进行防治,也应该快速提上日程。
而患上抑郁症后,身体大多有这3个表现,掌握2种调理方式,或可缓解。
一、抑郁症来临时,身体常有3大表现
1.否定自我
有抑郁风险的人,常常会对自我存在的价值与意义进行否定,认为自己各个方面都处于劣势,继而对集体生活、社交关系、团结协作等一系列需要与人交流的事情产生畏惧,久而久之,就会变得更为孤僻与孤独。
而且,就算此类人群在某些方面取得了成就,也会习惯性地将成功因素归功于他人,甚至会否定自己的成果与付出。
对于有此类情形的朋友来说,应当培养自信与自强观念,切莫将自己想象得一文不值。
2.归咎于自己
在心理研究人员对抑郁症患者进行的相关调查中,我们可以发现,有抑郁病情的人很喜欢将他人的错误归咎于自己身上。
例如,当身边的人无缘无故发脾气时,抑郁症患者就会认为是自己做得不够好,继而惹怒了对方,从而产生愧疚与消极情绪。
而且,这种状态会在患者心中不断重复、加深,以至于影响其正常的人际交往与互动关系。
特别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很多患者会回顾白天的某些小事,继而产生浓厚的消极情绪,并引起失眠、多梦、早醒等表现,并形成恶性循环。
3.对外界事物缺乏兴趣
抑郁症患者的另一典型心态,被称为“封锁心理”,即患者只愿意接受熟悉的事务,而不愿了解外界变化。
这种状况多会在一些“宅家”的青年人身上出现,他们往往将情绪寄托在虚拟产物上,使得内心越发空虚、身体愈加孱弱,负面影响很重。
二、2种调理方式,帮助摆脱抑郁症状
1.心理治疗
首先,大家需要明确一个观点——精神疾病同样是病症,也需要专业的医生进行检查与治疗。
很多人觉得,心理障碍不过就是“没想开”罢了,放松放松不就好了吗?
却殊不知,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思想,才会使许多轻症病人越“陷”越深。因此,一旦有了抑郁倾向,都应当及时进行心理治疗,以防病情深化。
2.药物治疗
目前,市面上还没有可供自行选择的专业精神类药物,因此,大家若是想要依靠药物来调理抑郁症,那么还应当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选购,并严格控制剂量与种类。
常用的抑郁症调控药物包括氟西汀、文拉法辛、安非他酮等,但其中大多数药物都存在负面效果,在使用时一定要谨慎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