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就看过一篇帖子,内容是讲述一位网友陪自己患癌的父亲去医院做化疗,护士通知他需要理性挂号购买一个picc的思乐扣。
(资料图)
一个用于PICC滞留管的思乐扣,医院的价格可能需要40多元,但在网上的同款价格,却只需要十几元,为此这位网友就产生疑惑和不解。
想必大家在去往医院就诊,购买药物或医疗器械时,都曾发现过一个这样的问题:明明是相同的一个物品或药物,医院的价格却要高于其他网购渠道或药店。
要知道,家中有人生病,特别是出现严重疾病,比如发生癌变之后,一个家庭所承担的经济压力相当之大。
原本应该为病人着想的医院,却出现了这样的用药或医疗器械差异,这不仅这不禁让人思考,医院难道就是在赚差价、随意扣费吗?
同样的医疗用品,为何医院和网上购买,会有如此大的差价呢?
零售药店和医院存在一定差异,影响零售药店出售药物和医疗器械价格的因素有很多,他们可以根据市场自主定价,无论是运营成本、不同的品牌,都会造成价格上的差异。
但如果使用效果一致或同品牌之间差价过差,则需要购买者慎重考虑。
在正规的大医院,其医疗用品和药物一般都不会存在较大的差价,且医院用的都是从正规厂家渠道购买的产品,采购时需要公司各项资料备案。
如果通过其他渠道购买,其质量就无法得到保证,甚至是可能会购买到假的产品。
除了医疗器械购买、药物价格与医院和其他购买渠道存在差异,引发了患者争议之外。
部分网友还曾表示,医院在诊治患者的过程中,特别是癌症患者诊治过程中,医生会先咨询患者的家庭经济情况,甚至是反复多次咨询,然后才制定了不同的治疗方案和建议。
不少患者都担心,医院是否存在“看碟下菜”?
其实,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数据显示:在2105-2016年短短的两年时间内,有近52%的癌症患者经历过财务方面的困难,因治疗倾家荡产、负债的比比皆是。
很多患者都因治疗费用过于昂贵放弃了某些治疗手段,18%的患者因治疗癌症借款超过了5万元以上。
癌症的治疗是一笔不菲的数字,特别是近些年新上市的靶向药物、免疫疗法,它们虽然效果极好,但治疗花费却相当大,平均每个月就可能达到上万、几万元左右。
但就算是巨额花费砸下去,患者也是在博一个不确定的结果,癌症控制如何都是未知数。
因此,医生会从患者实际的经济实力水平角度考虑,并以此作为基础制定治疗方案,这是适合大部分癌症患者的一种情况。
毕竟人财两空、患者死亡后家属背债的情况非常多见,所以先考虑经济角度,再制定治疗方案,是为患者和家属的两头考虑。
一场大病,足以摧垮一个脆弱的家庭,对贫困家庭来说,癌症的到来更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尤其是经济情况的确是很多癌症患者所面临的第一道难题,甚至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些新闻报道,有些癌症患者得知自己患病,为了不拖累家人,选择放弃治疗又或者延误治疗。
正如电影《我不是药神》所说的----世界上只有一种病,就是穷病。
疾病面前,钱就是命,底层没有“神”,只有生存。
不过,好在我国医保政策在不断改革,有很多治疗药物、方案都被纳入了医保范围内。
相信在未来,每个癌症患者都能用得起好药、用得起好药。
就像《我不是药神》里的原型程勇说的:
相信今后会越来越好,相信我们所关心的每一个社会问题,都能够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