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有没有精神病,究竟要如何判定?
在1973年,有一个人做了一个实验,他的实验结果震惊了全美国,因为实在太令人惊讶了。
这个人叫大卫·罗森汉恩,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授课,主要是教心理学。
【资料图】
心理学其实是很抽象的,尤其是关于精神疾病这一块。
虽然罗森汉恩总能说出一大堆他自认为很有意思的内容,但他的学生还是经常表示根本就听不懂。
对于学生的反馈,罗森汉恩并没有觉得尴尬,相对的,觉得很有探究的意义。
罗森汉恩自己跑到了精神病院,准备就地考察一下真实的精神病人的生活是怎样的。
然而在精神病院的日子让这位心理学博士大为震撼,没有时间概念,三餐糟糕,医生护士治疗手段更是难以言喻。
短短9天时间,他就已经是彻底撑不下去了。
离开后,罗森汉恩开始总结自己有什么收获,想了一大圈,最后只得出一个结论:精神病院的医生以及护士都不太靠谱。
这也让罗森汉恩产生了一个疑惑:这些服务于精神病院的医生们,真的能够判定一个人是否有精神病吗?
这个问题在罗森汉恩脑海里萦绕了好几年。
1973年,罗森汉恩终于决定展开一个实验。
这个实验的目的很简单,他就是想知道:那些在精神病院的医生们,是否真的可以判定一个人正常与否。
在那个年代,想要找愿意参加实验的人并不困难,只要有钱,多的是人愿意。
经过一番筛选,罗森汉恩挑中了8个人,他们都各有来头。
其中有精神病学家1人,心理学家3人,研究生1人,儿科医生1人,家庭主妇1人,画家1人。
这些都是正常人,而且也没有相关的遗传病史,他们将参与到这项实验当中。
首先要做的,自然就是在医院不知情的情况下,想办法让这几个正常人成功混进精神病院。
精神病人往往看起来精神状态都不那么好,要装自然就要装得足够像,这几人连续几天不整理自己,弄得相当邋遢,精神也不大好。
最后竟然成功骗过了精神病院医生的眼睛。
一开始罗森汉恩还想着能够有4个人通过就不错了,结果全都通过,这也让他对最终实验结果有了更进一步的设想。
在律师的帮助下,这8个人将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分别先后前往12所精神病院。
虽然精神病院各有不同,但为了确保每个人的起始点相同,罗森汉恩为他们想的病状都是一样的。
他们会跟医生这样说:
“医生,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但是,我总是能够在脑子里听到‘轰隆轰隆’又或者是‘嗡嗡嗡’的声音。”
对于这样的症状,医生也没办法确定他们是不是在说谎,又或者是完全没有想到这一点。
结果也相当令人惊讶:
在这8个人当中,其中7个都被判定为患有精神分裂症,还有一个莫名其妙就被认定为狂躁症了。
医生对这个人说:“很抱歉,你有狂躁症,按照我们的诊断,你还有轻微的暴力倾向,并且伴有相当强烈的控制欲。”
后来罗森汉恩好奇地具体询问这个男人,说:“你是做了其他什么特别的事吗?”
男人老实地回答说:“并没有,我只是回答了医生的一些问题。他想要了解我的家庭以及感情方面的具体情况。”
“然后我就告诉他,我说我跟我的爱人关系特别好,吵架这种情况几乎从来都不会发生在我们身上。”
“我还说,我们的孩子大多数时候都是非常乖巧的,偶尔会调皮一些,不过男孩子嘛,在所难免,所以有时为了让孩子听话,我会稍微动手教训他一顿。”
不论如何,这8个正常人都顺利地以精神病患者的身份进入到了精神病院。
精神病院的环境不大相同,有的是私立精神病院,也有是公立的。
为了确保实验偏差不会太大,每个实验者要做的事都差不多。
在罗森汉恩的示意下,这8人在精神病院中的一切表现都跟自己原本在家时没什么区别,每天该吃就吃,该睡就睡,完全没有任何诡异或者是特别之处。
然而奇怪的是,这些人正常的行为完全没有让医生或者是护士感觉他们都什么不同。
反而还对他们一些正常的行为过度理解:
例如原本是左撇子的人突然心血来潮改用右手吃饭时,也只会认为这是他犯病的表现。
又比如他们不过是极为正常又普通的在走廊上慢悠悠地散步,也会被认定为正在焦躁不安。
有人按照罗森汉恩的意思,在精神病院里平静地跟医生说自己根本就没有精神病,其实只是在做实验,但医生根本就不会相信,反而觉得这个人有妄想症。
还有人情绪极为激动地尝试表达自己真的没有病,是个正常人,下场只有一个,那就是被注射镇定剂,因为担心病人会袭击医护人员。
一直到最后,在律师的帮助下,这8个人离开精神病院时,他们是正常人这件事都没有被精神病院的医生或者是护士所发现。
更为无语的是,他们能够出院,还是因为已经不会再听到“嗡嗡嗡”或者是“轰隆轰隆”的声音了。
医生认定他们的病情已经好转,所以准许他们出院。
不过就算是这样,医生依旧认定他们仍旧患有精神病,并没有真正痊愈,仍旧要定期回到精神病院进行复查。
这8个人在精神病院待的时间不算很长,待得最久的也才52天。
他们在精神病院,并没有被医生和护士认为是正常人,反而是精神病人,超过一半都说出了他们不是精神病的事实。
为了实验更加顺利,他们每个人都会用一个小本子适当记录每一天做了什么。
有一次,有个人在进行记录的时候,被正好经过的医生发现了,那人紧张又害怕,结果医生随便看了他的本子几眼,就没有了下文。
不过这个人的症状多了一项:精神时常处于紧张状态,喜欢乱涂乱写。
同时要吃的药也突然变多了。
还有一次,有个人在做记录的时候被另一个病患发现了,那人大声嚷嚷说:
“你不是真的精神病,而是带有其他目的的“卧底”。”
“可能是记者,也可能是编辑,又或者是专家之类的。”
这可把实验者吓坏了,还以为自己是正常人的事实要被发现了。
结果那些医生护士根本就不当一回事。
虽然实验的时间不算特别长,但也发生了不少特别的事,让这些试验者感觉,医生和护士对病人没有最起码的尊重,根本就没有把他们当成一个基本的人来看。
甚至会有女性医护人员当着男性病患的面,毫无防备地整理贴身衣物;
医护人员基本上都对病患爱答不理,极其冷漠,就算主动问好,也基本上得不到回应;
有人不吃药或者是偷偷把药倒掉,医护人员也不会责怪,反而是习以为常;
病人每一天能够跟医生进行交流的时间基本不会超过8分钟;
... ...
罗森汉恩总结了所有实验现象,并且把整个经过编撰成文章,进行发表。
这篇文章一经发表,瞬间就引发了轩然大波。
谁都没有想到,8个正常人混进精神病院,院里的医生护士完全没有察觉,反而是病人更加敏锐。
这自然是相当荒谬又可笑的。
罗森汉恩在自己的这篇文章中,提取了一个关键词:标签效应。
罗森汉恩表示:
“精神病院本就是一个很特殊的场所,而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只要进去了,就必定会被贴上‘你是一个精神病’的标签。”
“一旦被贴上这个标签,那么哪怕是正常的行为,也会被认定为是精神病患者的表现。”
“对很多医生来说,他们更多时候可能都在解释一个正常人有病,而不会认为一个有病的人是正常的。”
“不少医生和护士,他们根本就是单纯地认为一个人有病,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依据。”
罗森汉恩的这篇文章毫无疑问地引起了巨大轰动,不少心理学家认同他的文章和结论的。
但美国医学界不少人却对此极力质疑,尤其是那几家被选中参与到实验中的精神病院,对此更是格外生气。
可惜生气也没用,依旧阻止不了这些精神病院的颓势。
文章发表后,这几家精神病院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名声自是一片狼藉,原本还在院里的病人也接二连三被家属带走。
最后这些精神病院里的医护人员甚至比病人还要多。
不少精神病院觉得这个现象相当危险,便向罗森汉恩下“战书”:
在接下来的3个月时间里,你继续把实验者投入到我们这些精神病院,我们的医护人员必然可以区分出哪些是病人,哪些是正常人!
对于这些精神病院下的“战书”,罗森汉恩并没有拒绝,而是相当坦然又自信地接受了,他说:“完全没问题。”
就这样,新一轮实验开始了,那些精神病院可以说是打起了十二分精神,用尽毕生所学,就只为了明确区分出正常人和病人。
这一战,必然是要打得漂亮的,要是赢了,那他们的医院必将名声大噪,可一旦输了,那就必然是身败名裂。
3个月后,那几家下“战书”的精神病院给出了结论:
“在这3个月时间里,我们一共接受了193人,其中有42人是疑似患者,而41人则是正常人假扮的。”
这些精神病院相当自信,带着这个结论找上了罗森汉恩,然而面对这些自以为马上就要扬眉吐气的医生,罗森汉恩云淡风轻地只说了一句话:
“我一个人也没有派过去啊。”
这第二次实验的结果,也更加让人们意识到,很多精神病院的医生,是没办法真实地认定一个人究竟有没有患精神类疾病的。
反而是那些先入为主的标签,还会很大程度上破坏判断。
先入为主的标签化真的会让一个人思维固定化,难以突破原有禁锢。
值得一提的是,在后面是10年时间里,美国的精神病人数直接较少了近1半,就连美国那些原本随处可见的精神病院,也接连倒闭了数十家。
罗森汉恩的这个实验也让他名声大噪,不少国家也开始更加注意相关问题。
究竟要怎么确定一个人是否患有精神病也多了很多判断。
不仅仅是病人的自述,还要通过用正常人的眼光来观察他的言行,而不是一开始就认定这个人有病。
此外,这其实还牵涉到一个很值得关注的问题,那就是关于罪犯的精神认定:
在美国,很多时候,如果一个罪犯被认为患有精神疾病,例如抑郁症,又或者是精神分裂之类,那么这个罪犯往往能够被判处更轻的处罚。
更为离谱的是,如果相关机构在判定精神病人以及正常人的过程中不那么专业。
那就极有可能造成一个结果:
一个本该本判处重刑的罪犯,通过伪装精神病人,最后拿到一个假的检定证书,通过这个证书来达成“逃罪”的目的。
这必然是极为可怕的,而美国法庭也很大程度上注意到了这个事实。
所以很大程度上削减了精神病学家得出的判断对最终结果的影响,就是为了极力避免那些别有用心的罪犯。
随着现代医学越来越发达,关于精神病的认定也更加科学了,但想要钻空子的人并不是不存在。
精神病人需要被关注,但如果一个精神病人伤害了一个正常人,难道正常人就不无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