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讲一首方子,这个方子既能补脾气,治疗脾气虚证,又能温胃阳,治疗胃寒证。
(资料图片)
有人会问,脾气虚证有哪些表现啊?
1.脾气一虚,大便就容易很稀溏,不成型。
经常拉肚子,这就是脾气虚的表现。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脾主运化,一旦脾虚,水液就失去运化,就会停留在肠道中,所以容易拉肚子。
2.脾气虚,还会导致胃胀、肚子胀。
中医所说的脾,其实际上包括胃肠道的消化功能,一旦消化力差,就会导致肚子胀、胃胀。很多慢性胃炎的病人,经常觉得肚子里胀胀的,其实就是脾气虚导致的。
3.脾气虚后,人还容易劳累。
因为脾主四肢,一旦脾虚,就会导致四肢肌肉缺乏气血营养,容易疲惫,不耐劳作。
有人又会问,那胃寒有哪些表现呢?
1.胃寒的人,会经常胃痛。
这种痛,多发生在天气冷,或者吃了凉东西的时候。
2.胃寒的人,手脚冰凉。
因为胃阳一旦虚衰,就会导致全身能量不够,所以容易手脚冰凉。
3.胃寒的人,可能还会出现吐清水的表现。
因为胃阳不足,不能把胃中的水吸收掉,所以水饮停留,容易造成吐清水。
如果您既有脾气虚的表现,又有胃阳虚的表现,可以用下面这首方子:香砂温中汤。
党参、白术,茯苓,陈皮,半夏,木香,砂仁,厚朴,干姜,川芎,丁香,炙甘草。
怎么理解这个方子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补脾气的一组药: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
这四味药,可是大名鼎鼎的四君子汤,四君子汤,是专治脾气虚的一首方子,被誉为“补脾第一方”,上面那些脾气虚的症状,诸如腹胀、腹泻、少气无力,都可以用四君子来补。
党参擅长补气,它补脾气很厉害,脾气足了,运化就有力,就能把体内的水湿排出去,减少腹泻。
白术,又香又温,可以温补脾气,是治疗拉肚子、胃胀的一味很重要的药物。
茯苓可以利湿,把体内水湿通过小便排走,治疗腹泻。
炙甘草可以温补脾气,治疗脾虚拉肚子。
上面就是补脾气的四君子汤了。
接下来,是温胃阳的一组药:干姜、丁香。
我们在上面讲过,脾气虚和胃阳虚,很容易相互影响。因为气本身属阳,当气虚到一定的程度,就容易造成阳虚。
所以,脾气虚影响到胃,就造成胃阳虚,胃阳虚的表现,就是胃疼、怕冷、手脚冰凉、吐清水。
怎么温胃阳呢?就是上面的干姜和丁香。
干姜就是老姜,俗话说,姜是老的辣,干姜就是这样一味很辣很辣的药物,它能够温阳散寒,把胃中的寒气给消除掉。
我们吃了干姜,会觉得肚子里、胃里暖暖的,尤其是胃寒的人,吃点干姜真的很舒服。
而丁香,是一种很香很香的药物,闻着很舒服。它也是温性的,能温胃散寒,治疗胃痛、吐清水。
通过干姜和丁香,可以散除胃中寒邪。
有了补脾气的四君子,有了温胃阳气的干姜、丁香,这个方子的主要架构其实已经完成了,剩下的几味药,是辅助的。
我们都知道,脾主运化,脾的运化需要脾气,脾气充足,脾的运化才有力。
一旦脾气虚衰,就会运化无力,形成气滞。再加上寒气凝滞,就更容易加重气滞。气滞之后,就会产生胀闷的感觉,肚子、胃里都会胀胀的。
气滞严重了,还会导致血瘀,气滞血瘀时间一久,就容易造成胃痛、腹痛。
所以,接下来这几味药,就是行气的,通过行气可以消除胀闷和疼痛。
这些药有哪些呢?比如陈皮、半夏、木香、砂仁、厚朴、川芎。
陈皮,就是橘子皮,它是辛味的,所谓辛味,其实就是一种刺激性的香味,辛味能行气,可以行脾气、胃气,气运行通畅了,就能消除胃胀、腹胀。
半夏是降胃气的,它可以促进胃气下行,被誉为“止呕圣药”,胃气停滞、上逆的时候,用半夏效果最好。
木香,是行气第一药,可以把全身的气畅通起来,通行上、中、下三焦。当然也能行脾胃之气。只要脾胃之气畅通起来,胃胀、腹胀、肚子胀统统就会消失。
砂仁,是一种香料。很多厨师做肉时,都会放上砂仁。砂仁可以行胃气,让人吃了肉不觉得太油腻、太胀闷。
厚朴,更是行胃肠之气的要药。它呈现卷筒的形状,就像是人的大肠一样,所以厚朴可以行肠道之气,消除肚子里的胀闷。
《伤寒论》中有一个大承气汤,里面就用到厚朴,专治便秘引起的腹胀。
最后一味药是川芎。
川芎,被誉为是血中之气药,就是说,川穹可以入血,能够促进血中之气的运行。血中的气流通顺畅了,那么血液的流通就不在话下了。
通过川芎行气活血,可以治疗胃痛,当然也可以消除胀闷。
以上就是香砂温中汤的配伍。
这个方子,以四君子补脾气,以干姜、丁香温胃散寒,以陈皮、厚朴、木香等行气。
适用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返流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等病。
凡是胃脘隐痛,喜暧喜按,遇冷加重,腹胀纳差,嗳气泛吐清水,大便溏薄,倦怠乏力,神疲懒言,畏寒肢冷,形体消瘦,舌质淡,舌体胖大,苔薄白,脉沉细无力等,中医辨证属于脾胃气虚、阳虚者,都可以用这个方子来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