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老年人来说,随着年龄增长,身体老化,血管也会逐渐陷入颓势,长此以往,加之高血压,高血糖等症状侵扰,很容易滋生心血管疾病症状。
因此,很多老人会采取措施养护血管,而运动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方法。走路运动安全稳定,适合老人。养成坚持走路的习惯,对于血管而言是好是坏?
(资料图)
老年人坚持走路运动,到底是伤血管还是护血管?
在走路的过程中,自然也是身体运动的过程中,一方面,运动提高了身体代谢能力,加速了血液循环,血管中多余的脂肪粒子被清理,自然是对血管有好处的。
不仅如此,例如跑步,游泳,骑车等有氧运动,还能有效增加血氧含量,血氧含量提升,整个血液循环系统的效率也会提升,还可以改善心脏功能,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由此可见,老年人坚持走路运动,肯定是对血管有好处的。但凡事物都存在两面性,如果“走错了”,反而可能会对血管健康造成负担。
走路虽然养血管,但这3个“雷区”千万别踩
①量力而行,不要走的太多
有些人知道走路有益于血管,每天都超额完成目标,觉得血管也会越来越好。但其实并非如此,如果超出了自己的体能极限,走路过多不仅会对膝盖和肌肉造成严重磨损,导致骨骼疾病风险增加,血液循环速度过快,导致血管受到冲击,反而会对血管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所以,适当地运动,量力而行真的很重要。注意劳逸结合,才能起到最好的运动效果。通常情况下,不建议老人每天走路超过9000步。
②别忘了热身
对于老人来说,血管是相对脆弱的,如果突然进入运动状态,血液流速加快,血管紧绷,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危险情况。
所以越是老年人,即便是在走路运动之前,也不能忘记热身,压压腿,原地小跑大约5分钟左右,不仅对血管更有益,也能避免扭伤,拉伸等损伤肌肉的情况出现。
③走路姿势别太随意
很多老人在走路的时候,因为常年养成的习惯,会过于松懈,例如内八字,歪斜走路等等。然而错误的走路方式,反而会对骨骼和肌肉造成损伤。正确的走路方式应该是挺胸抬头,手臂摆动,前脚落地。更多且更充分的锻炼到身体肌肉群,才能产生更好的效果。
总之,走路运动虽然养生,但也要合理避开雷区,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除此之外,走路的“配速”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合理的配速,也能让养护血管的作用事半功倍。
走路快or走路慢,老人应该选择哪种?
英国莱斯特大学研究表明,通过对40多万人的跑步效果验证发现,走路速度快的老人,白细胞端粒更长,长寿的潜力或会更高。
这是因为走路速度快,意味着肌肉和骨骼的运动效果更好,血液循环速度也会相对变快,从而预防疾病的效果也更好。不过,运动要以安全为主,如果身体存在伤病,或者腿脚不方便的老人,走路慢依旧也是可以的,迈开步子,就已经能够产生运动效果,切勿强求,以免受伤。
由此可见,走路是养护血管的行为,但也要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运动,合理的运动方式,才能更有利于给身体带来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