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北京晚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管弦
杞,本义为枸杞。枸杞是茄科枸杞属植物。枸杞全草可食可药,《本草纲目》记载:“春采枸杞叶,名天精草;夏采花,名长生草;秋采子,名枸杞子;冬采根,名地骨皮”。枸杞子也常直接被称为枸杞。
以杞为姓,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恒久向往和绵长感情。
清代《各种药材图册》中的枸杞
宋代《杞实鹌鹑图册》
杞国:体小多变迁
枸杞,是很早以前就有了的。
那时,人们就喜欢枸杞。《诗经·小雅·杕杜》有写枸杞的句子,“陟彼北山,言采其杞”,登上北山,采枸杞啊采枸杞。在这首女子思念久役不归的丈夫的诗中,枸杞,这红红的小小的椭圆形的颗粒儿,就像红宝石一样,在望穿秋水一般的情思中,熠熠生辉。
所以,性平味甘、质润气和的枸杞最能明目,俗称“明眼子”。也许就是那望眼欲穿的等待,才赋予了枸杞如此特别的益处吧。枸杞归肝、肾、肺经,治疗因肝肾虚损、精血不足不能上济于目所致的眼目昏花、视力减退和夜盲症,疗效甚佳。现代比较有名的中成药杞菊地黄丸,就是以枸杞为主要药物的。民间更是习惯用枸杞来治疗慢性眼病,枸杞蒸蛋是简便有效的食疗方。据说南宋诗人陆游年老时,出现眼睛昏花现象,靠每日喝一杯枸杞羹治愈。
枸杞便很早就被人们深情注视。早在大约公元前2000年,人们就把一个枸杞生长得最茂盛的地方,称为杞国(约为今河南开封杞县一带)。商汤击败夏桀,灭亡夏朝后,将夏王室姒姓的一些遗族迁到杞国,国君为姒姓,是夏朝开国君主大禹的直系后裔。周武王姬发灭商后,建立西周政权,实行分封制,大封功臣、宗室以及先贤后代。他辗转寻找到大禹的后裔东楼公,封他到杞地,延续杞国国祚,主管对夏朝君主的祭祀。东楼公,名云衢,号东楼,也被称为杞东楼公,杞东楼公成为杞姓始祖,杞姓属于以国为姓。还有以杞东楼公名号为姓,称楼氏、娄氏,以其爵位称夏侯氏、夏氏、侯氏等。
许是源于对枸杞绵长情意的感悟,杞国一直想让国运长久。然而杞国太小,史书也罕有记载。因杞国与陈国同宗,《史记》中有《陈杞世家》,记载陈国、杞国两国的历史,但对杞国的描述只有二百七十多字,特别载称:“杞小微,其事不足称述。”
这样的小国,自身也不强大,夏代时,周天子本来还始封杞国为公爵,后至春秋时又降为伯爵。至周王室日益衰落时,杞国更是失去了庇护,其所在的中原之地面临诸侯争霸的局面,周围强邻林立,各种压迫袭扰,杞国无法在河南地区立足。为了能够在大国夹缝中求生存,杞国只好不断迁移,由到今山东滕县附近的邾国暂时避难,迁到约今山东泰安新泰一带,后又迁至约今山东潍坊市昌乐县、坊子区杞城村等地。
杞国这种屡次迁徙的策略,显然是治标不治本的。当然,如果杞国固守城池的话,因为自身实力上的差距,很可能要提前灭亡。在春秋时期,各个大国不断兼并周边的小国,导致周王朝境内诸侯国的数量锐减,杞国也完全无法避免被大国兼并的结局。至公元前445年,杞国亡于楚国,其地尽归楚国。
这个中国历史上自夏代到战国初年的诸侯小国,能够将国维持1500多年,自杞东楼公算起,有史料可考的杞国国君也有二十位,这对于杞国来说,已经是太不容易了。
了解了杞国的历史,我们对枸杞,会更加喜爱与珍惜;而历史上与杞国人有关的故事及其演变,也会让我们心生悲悯。
杞人:多忧多传奇
唯有杞国之杞人,才能造就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杞人忧天”。
战国前期道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列子的《列子·天瑞》记载的杞人忧天的故事,就发生在杞国。有一个杞国人,他头顶蓝天,却整天担心蓝天会崩塌下来;脚踏大地,却成天害怕大地会陷落下去,以至于睡不着觉,吃不下饭。他还担心天上的太阳、月亮、星星会掉下来,惶惶不可终日。后来在一个智者的耐心开导下,他才疑虑顿消,舒心地笑了。列子用这个栩栩如生的形象,比喻没有必要的忧虑和担心。实际上,“杞人忧天”的背后,是杞国夹缝求生的辛酸史,确实和杞国所面临的困境相契合,和杞国多经磨难而造成的国人忧患意识有关。如果没有杞人忧天的意识,杞国也许很难坚持到战国初期。要知道,在消灭杞国之前,楚国至少吞并了数十个诸侯国。也许正是因为杞国及时迁移,去一些相对远离楚国等大国的地方,才能晚一点被吞并。从这一角度来看,杞国人的担忧,是可以理解的。
杞国虽小,意义重大。杞国人是夏朝王室的后裔,存有夏礼,与越国公族同出一脉。只可惜,杞国文献大多散失或被更改,很多文化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扬。孔子曾为考察夏朝之礼而到访杞国,都只能发出这样的感慨:“夏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是夏朝的后代杞国不足以证明我的话;殷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殷朝的后代宋国不足以证明我的话。这都是由于文字资料和熟悉夏礼、殷礼的人不足的缘故。如果足够的话,我就可以得到证明。”
“杞人忧天”的意识,终究没有面面俱到。一些与杞国相关的故事,在历史洪流的挟裹下,也渐渐失去了原来的面目,被赋予了新的含义。那最早载于《左传·襄公二十三年》中的杞梁之妻的故事即是如此。
大约在公元前550年(春秋时期,齐庄公四年)秋,齐国将军杞梁率兵攻打莒国(约今山东莒县)时,不幸身亡。其妻迎柩至郊外(齐长城与淄水交汇处,约为今山东淄博博山源泉镇北)。齐庄王欲在此处吊唁,杞梁妻认为郊野不是吊丧之处,拒绝接受,要求齐庄王按仪节到宗室宫舍正式吊唁杞梁。齐庄王接受她的意见,专门到她家里进行了吊唁。
这本来是说一个妻子面对丈夫去世时的表现,悲痛的同时,不失理智、明礼。最终却演变成了现代人熟知的“孟姜女哭长城”。西汉宗室大臣、文学家、经学家刘向的《说苑·善说篇》加上“崩城”的内容:“昔华周、杞梁战而死,其妻悲之,向城而哭,隅为之崩,城为之厄。”其所崩之城为杞国都城。刘向还在《列女传》加上杞梁之妻“投淄水(约为今山东淄河一带)”的情节:“既葬,曰:‘我何归矣?……亦死而已。’遂赴淄水而死。”
唐末诗僧贯休的诗作《杞梁妻》将故事时间移至秦朝,将“崩城”变成“崩长城”:“秦之无道兮四海枯,筑长城兮遮北胡。筑人筑土一万里,杞梁贞妇啼呜呜。上无父兮中无夫,下无子兮孤复孤。一号城崩寒色苦,再号杞梁骨出土。疲魂饥魄相逐归,陌上少年莫相非。”这时的内容和孟姜女千里寻夫、哭崩万里长城的故事已经差不多了。杞梁后来讹传为杞良、范杞梁、万喜良等,史上无姓名记载的杞梁之妻成为了孟姜女。到了元代,孟姜女的故事被搬上舞台……
宋代史学家郑樵叹曰:“杞梁之妻,与经传所言者,数十言耳,彼则演成万千言……”
也许,唯有不断改编和演绎,才能让这个故事流传下来。
被改编、被演绎,当然有各种原因,其中有一个原因也许不容忽视,那就是国之弱小啊。
好在,还有枸杞。枸杞的强大、坚定和长久让杞国和杞姓,足够安慰。
《毛诗品物图考》中的杞树
杞子:上品可延年
枸杞真是争气的。
枸杞被历代医家推崇为强身健体、延缓衰老之良药。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将她列为上品,上品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可轻身益气,不老延年。
有关枸杞的长寿传说,更妙趣横生。相传在北宋年间,某日有位朝廷使者在游历途中见到一位貌似十六七岁的姑娘,手执竹竿打一位白发苍苍、弓腰驼背的看起来有八九十岁的老翁。使者拦住那姑娘,责问她为何要这样对待老人。那姑娘回答:“他是我的后辈,我打他是为了教训他。”使者惊道:“那你为何要教训他呢?”姑娘答曰:“家有良药他不肯服食,年纪轻轻就这样老态龙钟的,眼睛花了,头发白了,牙齿掉光了,路也走不动了,就因为这个,我才要教训他。”使者好奇地问道:“你今年多少岁了?”姑娘朗声道:“我今年已有372岁了。”使者听后更加惊异,忙问她是用什么方法得到如此高寿的。姑娘说:“我没有什么神秘方法,只是常年服用一种叫枸杞的药草儿。”使者听罢,急忙记录下来。食用枸杞长寿,就流传到了今天。据说在山东蓬莱县的南丘村,家家户户都种着枸杞树,大家都爱吃枸杞,这个村子也被称为“长寿村”。
枸杞的确是神奇的,其滋肾润肺、养肝明目、安神除风、坚筋骨、去虚劳、补精气等功效,都令人欣喜。对于男性,枸杞的效果更是奇特,能够防治前列腺等方面的疾病,提高血清睾酮含量,可以作为滋补强壮剂来治疗男性性功能减退、男性不育症等。
杞东楼公就喜欢食用枸杞,他食用的方法颇多,煮粥、泡水、泡酒、煲汤、炖肉、干嚼、蒸米饭等。其中,干嚼是他最喜欢的。只是,杞东楼公对干嚼的偏爱,或许也隐含着无奈,那隐约体现的,或许更多的是杞国的生存状态。在屡遭迁徙的日子里,在没办法精致生活的时候,能够摸出一把枸杞干嚼,是多么庆幸啊。方便、省事,还聊以解饥。
当然,杞东楼公干嚼枸杞的方法,后人也是认同的。据说,近代医药学家张锡纯晚年时常常干嚼枸杞,认为这样可以促进细胞再生、提高机体免疫力。
那诗经中的女子,早就智慧通达。她一定是深知枸杞的功能,才将对心上人的长长爱意,寄托于枸杞采摘之中。
枸杞,就这样从远古走来,扬着绚美的微笑,在脉脉情长的女子手中,散发出绯红精巧的芬芳。把枸杞采起来呀,等到心爱的人,送上心中的红宝石。
枸杞,终于让杞国渴望长久的心愿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