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资料图)
2月11日,在北京市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小朋友在成年人的带领下跑步健身。
李嘉芸摄
图片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
孩子比同龄人长得慢,个子长不高,体重偏轻……这些在孩子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困扰着不少家长。
孩子生长迟缓,如何通过“食养”来改善?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食养指南(2023年版)》(以下简称“指南”),旨在促进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改善,进一步降低生长迟缓率,帮助儿童青少年培养健康饮食习惯,充分发挥生长潜力。
每天12种以上、每周25种以上食物
什么是生长迟缓?指南给出了明确定义:生长迟缓是指由于膳食的蛋白质或能量、维生素、矿物质摄入不足等原因,导致身高低于筛查标准的年龄别身高(以身高为基础评价儿童青少年体格营养状况的一项指标)界值范围,属长期性营养不良。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6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为4.8%,6—17岁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率为1.7%。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率城乡差异一直较为明显,农村约为城市的2至3倍。
生长迟缓影响儿童青少年期的体格和智力发育,出现体能下降、学习表现不佳等,严重时容易导致罹患腹泻、肺炎等疾病,增加感染性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此外,还可能影响其成年后的身高,增加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病风险,降低劳动生产能力。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仍是我国当前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根据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的特点,指南给出了食养原则和建议,详细描述了生长迟缓儿童青少年的食物选择和食养方例子,不同证型食药物质推荐以及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食谱示例和常见食物交换表等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