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网站导航
观察家网 > 健康 >

惊蛰是古代的“卫生日”

每日看点快看 | 2023-03-01 13:51:14

本文转自:上海法治报

资料图片

□郑学富


(资料图片)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长卿在《惊蛰》一诗中云:“陌上杨柳方竞春,塘中鲫鲥早成荫。忽闻天公霹雳声,禽兽虫豸倒乾坤。”惊蛰后万物复苏,冬眠的虫子也苏醒了,家中的爬虫走蚁应声而起,爬出洞穴,四处觅食。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田地里的虫害也增多了,是各种细菌和病毒活跃的时候,各种微生物迅速繁殖,加上空气又特别干燥,这样就造成了病菌流行的状况。古人便采取多种办法驱虫灭毒,流传下来很多习俗,因此说惊蛰是古代的“卫生日”。

惊蛰原先叫“启蛰”

惊蛰时节,春意萌动,雷声始鸣,蛰虫惊起,万物勃发。这一“惊”字用得恰到好处。而这却是“为尊者讳”的“歪打正着”,一字之差让惊蛰千载生动惊艳。

在汉景帝以前的文献中,出现的有关惊蛰词语都是“启蛰”。启即开也,有唤醒的意思,如成语启聩振聋,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蛰即藏也,动物冬眠,藏起来不吃不动;启蛰即唤醒虫类冬眠状态。成语“阳和启蛰”,意为春天来了,过冬的虫豸苏醒开始活动了。《周礼》卷四十《挥人》篇上说:“凡冒鼓必以启蛰之日。”《左传·桓公五年》:“凡祀,启蛰而郊。”意思是说,凡是祭祀,启蛰时举行郊祭,郊天之礼是周代最为隆重的祭典,祭祀天地日月的活动,皇帝亲自参加。成书于战国时期,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传统农事历书《夏小正》曰:“正月启蛰,言始发蛰也。”动物经冬日蛰伏,至春又复出活动,故称“启蛰”。那时候的启蛰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标志着初春的开始。

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为了维护等级制度的尊严,在说话或写文章时遇到君主或尊亲的名字都不直接说出或写出,以表示尊重。《公羊传·闵公元年》说:“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汉文帝后元七年(公元前157年)六月,汉文帝刘恒崩于未央宫,太子刘启继承帝位,是为汉景帝,也是西汉的第六位皇帝,因其名为“启”,为了避讳而将“启蛰”改为“惊蛰”。南宋官员、经史学者王应麟在《困学纪闻》说:“改启为惊,盖避景帝讳。”同时,把孟春正月的“惊蛰”与仲春二月节的“雨水”的顺序予以置换,“谷雨”与“清明”的顺次也被置换。汉景帝之前为“立春-启蛰-雨水-春分-谷雨-清明”,汉景帝后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进入隋唐时期,“启”字的避讳已无必要,“启蛰”的名称又重新被使用。如唐人柳宗元《非国语·不藉》:“启蛰也得其耕,时雨也得其种。”张说《扈从温泉宫献诗》:“温泉启蛰气氛氲,渭浦归鸿日数群。”即使到了宋代以后,有些诗文仍用“启蛰”,如欧阳修《感二子》:“百虫坏户不启蛰,万木逢春不发萌。”明代王嗣经《秋吟八章》:“念启蛰兮昨日,炎易凉兮电疾。”但是作为节气专业用语,由于长期用语习惯,唐代的《大衍历》继续使用了“惊蛰”一词,并沿用至今。

尽管是因“为尊者讳”而改名称,但是一个“惊”字要比“启”字生动得多,为大自然增添了灵性。《说文解字》说:“惊(驚),马骇也。”《玉篇》:“惊,骇也。”骡马等因为害怕而狂奔起来不受控制,如马惊车败。引申人精神受了突然刺激而紧张不安,有慌乱、恐惧的意思,如惊慌失措,惊世骇俗,惊恐万状、惊魂未定等。“惊”还有惊动、惊扰、震动之意,《周易·震卦》:“震惊百里。”《诗经·大雅》:“震惊徐方。”王维《鸟鸣涧》有“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的诗句。因此用“惊”字替代“启”,内涵更加丰富。

撒蜃炭与石灰消毒

在没有石灰的远古时代,胶东沿海地区有撒蜃炭的习俗。蜃是水中大蛤蜊,各种蚌类和牡砺都属于蜃类。将蜃壳烧成灰,称为“蜃炭”。人们用蜃炭消毒预防疾病。《周礼·秋官》记载:“赤发氏(周时的官名)掌除墙屋,以蜃炭攻之,以灰洒毒之,凡隙屋,除其狸虫。”郑玄注:“除墙屋者,除虫豸藏逃其中者。蜃,大蛤也,捣其炭以坋之则走。”狸虫指隐藏在房屋孔穴里的跳蚤、虱子之类的虫子,都是传染疾病的媒介,故而需用蜃炭撒遍房屋的每个角落以灭虱蚤。晚清经学大师孙诒让著《周礼正义》说:“《掌蜃》注谓蜃炭可以御湿,盖兼可以杀虫,故擣(捣)其炭为灰,以被墙屋而攻之,则虫豸畏其气而走避也。”如今在临海濒河地区,因产蛤,还利用蜃炭以除瘟驱虫。

标签:

  • 标签:中国观察家网,商业门户网站,新闻,专题,财经,新媒体,焦点,排行,教育,热点,行业,消费,互联网,科技,国际,文化,时事,社会,国内,健康,产业资讯,房产,体育。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