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要分对象,如何学会识别生活中的“蛇”,避免成为现代版的“农夫”?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农夫与蛇》的故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一位农夫在路边发现了一条冻僵了的蛇。农夫很可怜它,就把它放在怀里,用体温让它苏醒过来。蛇完全苏醒后,却咬了农夫一口,农夫因此死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则寓言故事很短,却蕴含着深厚的道理。很多人没有真正看懂这则寓言,只是一味指责蛇的凶残以及忘恩负义,非常同情善良的农夫。
其实,这个寓言真正想传递的意义是:我们要分清善恶,学会识别出生活中的“蛇”,避免因为不恰当的行为而惹祸上身,成为现实版的受害“农夫”。
01、农夫救蛇,蛇咬农夫,农夫更需自我反省
其实现实中也上演过不少“农夫与蛇”的故事。比如演员孙俪和她曾资助的贫困学生向海清。
孙俪偶然间认识了向海清,发现他的学习成绩很不错,但家中经济比较困难,孙俪便决定资助他,每个月给500元,一直到读大学为止。
在当时,500元对于大山里的贫困人家来说已经很不错了,向海清也对孙俪表示了真诚的感谢。
但是,向海清上了大学以后不认真上学,经常在学校挥霍、逃课,还因为沉迷玩乐需要更多的钱,开始向孙俪索要更多的资助资金。
孙俪了解到真实的情况后,停止了对向海清的资助。这却把向海清惹怒了,他认为这么一个大明星资助自己这么一点钱,根本不算什么。他写了一篇6000字的投诉书,把孙俪推上了风口浪尖。
一开始,大家都指责孙俪言而无信,孙俪承受了很大的心理压力。虽然后来真相曝光,事情反转,但孙俪受到的伤害仍然不小。
这种现实版的“农夫与蛇”,每个人都有可能遇到。蛇的所作所为固然可恶,但其实农夫更要自我反省:我为什么没有及时看清蛇的本性?为什么当初要那样做?
所以,在寓言故事中,农夫临死前还说了一句话:“我竟然救了一条可怜的毒蛇,就应该受到这种报应啊!”
从科学的精神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生活中的“蛇”、“白眼狼”,其实属于人格障碍患者,而且往往是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
就如俗话所说的“升米恩,斗米仇”,当“蛇”得到别人帮助时,他们一开始会非常感激。但慢慢地,“蛇”习惯了别人的帮助,形成依赖,甚至当做是理所当然了。
一旦别人停止了帮助,他们就反而会怨恨、愤怒,而不是反省为什么别人停止了帮助,问题是不是出在自己身上,甚至会报复曾对自己施于援手的人。
所以,他们符合人格障碍的3个典型特征:严重缺乏自我反省能力;严重缺乏同理心;行为远远超出了社会规范。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部分人往往在成长过程中遭受过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内心积累了很多负性情绪,比如屈辱、愤怒等等。长期下来,他们很容易出现偏执型人格改变,变得敏感、多疑,容易把别人的好意当成坏意。这也会反过来导致他们很容易与别人发生冲突,大家觉得这个人不太好相处。
如果这部分人继续遭受叠加性心理创伤,那就会进一步出现偏执型人格障碍,更加缺乏自我反省能力和同理心,遇到挫折和冲突时,一味地将所有责任都归咎于他人,认知更加偏激、极端。
如果这种人格异常继续恶化,那会发展至重度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当这类患者的叠加性心理创伤被大量激活,感到非常愤怒时,很可能会针对伤害过自己的人采取极端的报复行为。
比如最近的“男子在火车上被陌生人杀害”“通州16岁学生杀害邻居”案件中,凶手就是重度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
如果他们继续处处碰壁,人格障碍仍会不断加重,他们的怒意会泛化到整个社会,认为自己的遭遇都是社会的问题,社会上没一个好人,演变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这类患者一旦决定报复社会时,危害极大,很多无差别杀害无辜大众的犯罪者就是这类患者。
当然,虽然生活中有偏执型人格改变的人并不少,但大部分并未达到偏执型人格障碍的程度,而重度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的比例就更少了,大家不用过于担心。
只不过,面对人格障碍患者,我们要意识到,不是我们对他们反复批评、谴责、说大道理、甚至施于援手,他们就会作出改变的。相反,他们甚至会觉得别人帮助自己是应该的。
我们应该做的是识别出这类人群,学会更科学、理性地与他们打交道,学会保护好自己。我们可以善良待人,但善良一定要分对象。
就算我们真的很想帮助上述的人格障碍患者,也要三思而后行,先掌握一些科学的精神心理学知识,在保护好自己、不激怒对方的前提下进行。
02、分清善恶,学会识别生活中的“蛇”
既然善良要分对象,我们怎么识别生活中的“蛇”,即人格障碍患者?
我们在上文中介绍了人格障碍的3个典型特征,大家要熟知。在日常生活中,人格障碍患者最常见的特征是:遇事都是别人的错,不开心时只会抱怨别人,从不反省自己,将所有责任推卸到别人身上。
另外,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特别敏感多疑,容易将别人的好意当成坏意。比如:
你好心好意地帮助了一个人,但TA却认为你另有企图,并对你恶言相向,或在背后说你坏话;
你只是不经意地说了一句无心的话,TA却认为你在针对他,无论你怎么解释,TA都不听,并且十分愤怒,令人觉得难以理喻;
生活中的一些事,你觉得特别平常,但TA就会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总是疑神疑鬼,胡乱猜测,认为别人会害自己。
图片来源于网络
至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他们最典型的特征是对社会感到愤怒、认为社会没一个好人。他们在生活中可能会有这些表现:
当发生重大的灾难事件(比如地震、空难)而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时,一般人都会感到惋惜、痛心,但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却毫不在意,甚至还会调侃说“这些人都是该死的”。
他们内心非常阴暗,甚至可能会崇拜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杀人犯”。比如很多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崇拜希特勒,收集相关的书籍,渴望成为像希特勒这样的人。
他们还可能会在网络上发布一些反社会、反人类的极端言论,即使账号被封禁,他们仍不认为自己有什么错,并会换个“马甲”继续发布。
03、不幸遇到“蛇”,要懂得有智慧地应对
如果不幸遇到了这部分“蛇”,我们也要懂得有智慧地应对。
第一,我们要对“蛇”有基本的尊重,不要落井下石、恶意相向,否则可能会招致“蛇”的反扑。
“蛇”的一些行为是可恨的,他们的一些想法是阴暗的。但可恨之人自有可怜之处,他们之所以心理扭曲,是因为从小到大遭受过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而且一直得不到修复。在某种程度上,他们也是受害者。
所以,我们不要再对他们造成新的心理创伤,不要在无意中充当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对待他们要有基本的尊重和礼貌。
否则,如果我们对他们表露出轻蔑、敌意,很容易激活他们的大量心理创伤,他们情绪爆发时,我们就很容易成为他们加害的第一对象。
在马加爵一案中,马加爵所杀害的几个同学,私底下嘲笑他看黄片、嫖娼,生日也不邀请他,导致马加爵非常气愤,积累了大量的负性情绪。后来,他们在打牌时发生了口角,这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马加爵杀害了这些同学。
马加爵是典型的重度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但后来的调查发现,马加爵杀害4人后准备逃亡时,同学林风过来找他。已经杀红了眼的马加爵,本来是打算一不做二不休杀掉他。
马加爵,图片来源于网络
可就在他举起铁锤的时候,他想起了以前自己生病的时候,林风曾为他带过饭。于是马加爵放过了林风。
所以,我们若懂得尊重“蛇”,这或许能够让他们感受到一丝温暖。即使后续他们作出极端行为,也有可能会放过我们。
第二,尽量减少与上述人格障碍患者的接触,与他们保持距离,如果需要与之相处的话,我们要具备底线思维。
比如,我们要多加留意他们的动作、神情,及时应对,防范他们做出过激的行为。如果他们做出过分行为,我们可以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合理反击,维护自身的权利。
俗话说,“打蛇要打七寸”,我们还可以了解以上人格障碍患者的弱点,实在被逼无奈时,我们可以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攻击”他们的“弱点”,让他们感受到真正的痛,他们更有可能停止对我们的伤害行为。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报警、申诉,用合法途径维权,保持理性,千万不要贸然地行动。当然,这都要在保护好自己和家人安全的情况下进行。
希望大家吸取“农夫与蛇”的教训,保持一颗善良之心,但要选择好善良的对象,提高与人相处的智慧,避免遭受“蛇”的残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