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喻言 实习生 张慧敏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重庆大手笔推出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满天星”计划已满一周年,这个汇聚“满天星”、闪耀新重庆的项目成效如何?7月中旬,重庆市发布了“满天星”行动计划实施一周年的成果,重庆全市软件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新增从业人员7万人,新增软件企业4500余家。
会上传出了重要信息:软件信息服务产业正在成为重庆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
那么,作为重庆市科技聚集高地的西部(重庆)科学城,“满天星”行动计划一年来,又有怎样的“高分报表”?封面新闻走进科学城,寻找“闪耀着的满天星斗”。
西部(重庆)科学城
实施六大任务
“满天星”在科学城正聚“链”成群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定位是‘两中心两地’,其中‘两中心’就是指的经济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西部(重庆)科学城作为双城经济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科技创新来推动产业、制造业向高价值、高端水平发展。”城市化与区域创新极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重庆大学教授姚树洁接受封面新闻采访时表示。
而姚树洁教授提到的西部(重庆)科学城的“科技创新”,正与“满天星”计划密不可分。
在《重庆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满天星”行动计划(2022—2025年)》指引下,西部(重庆)科学城以“金凤软件园”为产业标识,积极推进“满天星”行动计划。
金凤软件园
“通过实施拓展产业承载空间、加速释放科创能力、培育壮大产业集群等6项重点任务,西部(重庆)科学城正构建‘原始创新—成果转化—产业落地’发展体系,推动‘满天星’聚‘链’成群。”西部(重庆)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目前,西部(重庆)科学城正抓住要点建设软件产业的科技园区,这对其走在科技发展的前沿、社会发展的前沿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自“满天星”行动计划实施一年来,西部(重庆)科学城累计(含新增在内)形成产业载体154万立方米,软信企业1301家,软信人才16963人。
重庆前沿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李勇就表示,一年来的成绩单已经证明,西部(重庆)科学城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全链条发展上取得了不小进步,开了一个好头。“多年来,重庆的强项在于发展电子制造业。在软件产业的发展上,信产企业数量较少,规模偏小。由于缺乏龙头企业带动,致使重庆软件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较弱。”李勇研究员认为,“满天星”行动计划落脚到科学城的最大意义,就是补上短板,实现软件产业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
中科院重庆科学中心软件人才在交流讨论。
“量化”产业发展细则
构筑产业发展优质环境
西部(重庆)科学城为什么能实现集聚的量变,从而形成质变?这与重庆高新区出台的多个产业发展细则密不可分。
自“满天星”行动计划启动以来,西部(重庆)科学城结合产业发展实际,编制《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2—2025年)》,在充分利用存量载体基础上,按照“一园两区多点”进行空间布局。
“一园”即金凤软件园,作为产业标识,凝聚力量、引领发展;“两区”即金凤软件园东区(西永园)和西区(虎溪园),作为产业发展承载区,突出差异化协同发展;“多点”由科学谷、中科院重庆科学中心、光大人工智能产业基地等重点产业及创新载体组成,培育产业增长新动能。
具体到硬件建设上,目前,科学谷一期60万平方米载体已全面投用,中科院重庆科学中心一期14万平方米载体已建成;光大人工智能产业基地9万平方米载体将于年内投用,中国电信数字产业基地于二季度开工。
新建成投用的科学谷一期。
同时,软环境持续优化。西部(重庆)科学城软件产业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速完善,出台涉及保障经营场地、奖励优秀人才、保障人才住房、支持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软九条”细则,构建协同开放体系和应用推广体系,为入驻软件企业提供可持续的良性发展生态。
“按照规划,到2025年,科学城核心区将力争实现软件业务收入达800亿元,软件企业达2000家,软件从业人员达6万人,基本建成重庆市软件产业发展核心承载区和软件技术创新中心。”西部(重庆)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科学城日趋完善的道路交通网
招引龙头企业、高端人才入驻
促软件产业成链
栽好梧桐树,不怕凤不来。正是有了日臻完善的软硬基础条件,西部(重庆)科学城招商引资、引智的底气更足了。
作为“一园两区多点”的核心——金凤软件园在去年底正式运营后,西部(重庆)科学城从“汽车软件、人工智能、工业软件、信创软件”四大核心产业发力,培育“IC设计、数字文创、数字建造、数字金融”四大特色产业。
一批生态型、平台型、龙头型软件企业相继落户,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陆续入园。软件服务行业龙头重庆·中关村智库,先后引入并持续培育约50余家科技型企业,涵盖工业互联网、物联网、5G通信行业;重庆市最大软件企业、获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的中冶赛迪信息,正组织第一批25家产业链生态合作企业招引入园,并即将开启第二批30家生态合作企业招引选育工作。
龙头软件企业不仅落了下来,还得以显著发展。中冶赛迪信息获得2022年重庆市企业技术创新奖;金蝶软件推出苍穹GPT,助力企业提升数字内核;从成都“奔赴”而来的耐视特科技,一年多时间企业利润就从140多万元增长到了2000多万元……
引资重要,引智更加迫切。因此,发展软件产业,人才是最核心要素。
在引进龙头企业的同时,西部(重庆)科学城还着重把人才引进、培育数量及质量,作为软件企业项目配套和兑现专项政策的重要指标,依托重点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大力招引、培育人才。
其中最为瞩目的就是,2022年4月,西部科学城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暨李克强院士工作站落地,通过科技创新来促进智能网联汽车在重庆的产业化快速发展。
不止李克强院士工作站,科学城依托其他院士工作站,中科汽车软件创新研究平台、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上海交大重庆人工智能研究院、华为鲲鹏计算产业生态重庆中心、国科大重庆学院汽车软件学院等,国内软件领域基础研究及技术创新机构先后落地;引进领域顶尖人才300余人、中高端人才1000余人。
此外,西部(重庆)科学城还启动由上海交大重庆人工智能研究院实施的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创新推出数字人才产教融合“订单”式培养模式,分领域、分方向、分等级开展规范化培训,2023年就要为企业培养1000名软件人才。
网联低速安防巡逻车
软件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产业发展装上“新引擎”
引资、引智不是目的,关键是软硬结合,助力产业发展。抓住重庆的传统支柱产业——汽车制造业,西部(重庆)科学城用软件来重新定义汽车,力图走出一条以“中国方案”为标杆、生态聚集、产业融合的发展路径。
由此路径,中信科智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科智联)牵头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面向冬奥的高效、智能车联网技术研究及示范”项目通过了科技部验收。项目通过不断创新解决方案与应用场景,解决了行业和客户痛点,持续推动车路协同规模商用落地。
无独有偶,国科础石(重庆)软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科础石”)开发出“础光(Photon)”系列操作系统,作为首批开源软件,面向智能汽车提供全域操作系统内核解决方案,既为上端应用层提供底层系统功能,也为功能安全、预期功能安全、信息安全提供底层运行支撑保障。
在落实到应用场景上,西部(重庆)科学城核心区约42公里的自动驾驶开放测试道路上,智慧公交站、智慧斑马线、智能化运营监管中心等设施建成投用,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场景建设更是如火如荼。
智能网联小巴
“可以说,‘满天星’行动计划要求对创新空间、人才和企业三个要素进行集聚,基本在西部(重庆)科学城得以体现,也就夯实了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再与产业发展具体结合,未来可期。”姚树洁教授表示。
(部分内容来源于西部(重庆)科学城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