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篇有关牛奶的新研究,着实吓倒不少经常喝牛奶的人。
这是由北京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联合在“MC Medicine”上发表的研究。该研究将志愿者分为三组:
经常消费乳制品的人群(每周至少一次);
(资料图片)
偶尔消费乳制品的人群(每月至少一次);
很少或从不消费乳制品的人群;
在11年的随访期间,发现了29277例新癌症病例,其中肺癌(6282例)发病率最高,其次是女性乳腺癌(2582例)、胃癌(3577例)、结直肠癌(3350例)和肝癌(3191例)。
经过数据分析发现,经常食用乳制品的人癌症总体发病风险提高9%,每天多摄入50克,患肝癌和乳腺癌的风险分别增加12%和17%。
面对这样的结果,专家也提出了自己的猜想:
① 较高的乳制品食用量,可能会导致血浆中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增加,而IGF-I在细胞增殖和癌症发展中起关键作用;
② 牛奶中含有较高的乳糖、支链氨基酸、IGF-I,可激活和增强雷帕霉素复合体1信号通路,或促进癌细胞增殖,导致潜在的致癌风险;
③ 乳制品中的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与胰岛素抵抗和促炎细胞因子水平升高有关,是肝癌和淋巴瘤的可能风险因素;
④ 牛奶中所含的脂溶性激素,例如雌激素和黄体酮,可能与乳腺癌有关。
看到这,你可能会觉得专家又在胡说八道了,之前不是说“每天一杯奶,强壮中国人”吗?你现在和我说喝多了还会得癌症?
事实上,单凭这篇论文并不能下确定性结论,因为此次研究属于观察性研究,缺少其它影响因素的对照,不能证明乳制品和癌症之间的因果关系。
北京五路居中医医院李亚磊医生补充道:
这些经常喝奶的人,是否经常摄入过量的糖分?睡眠情况和精神压力是否较差?平时是否体力劳动过少,且体脂率过高?摄入的食物中是否有霉菌污染?是否长期大量饮酒?盐摄入量是否超标?……
以上这些,都可能是影响乳腺癌和肝癌发病的因素。
所以,牛奶还是可以喝的,毕竟它可是多种人体必需营养元素的重要来源:
但很多人都败在“不会选”上面,有时喝了等于没喝,而选错确实也可能有风险。
接下来,叔就教教大家如何选择好牛奶。
超市货架上的牛奶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我们一个个来看。
首先是巴氏杀菌奶,主要对鲜牛奶采用低温的巴氏杀菌法加工(一般为72℃--85℃),既能够达到安全饮用标准,又能最大程度地保留鲜牛奶的营养和风味,是所有牛奶品种中是最好喝的一种。
只是它的保存条件高,需要在4℃左右的温度下保存,保质期一般在7天左右。
第二种超高温灭菌奶,其经过超高温 (135℃~150℃,4~15秒)的瞬间灭菌处理,完全破坏其中可生长的微生物和芽孢,所以其保质期较长,可达到6-9个月。
但在营养方面,超高温灭菌工艺会导致蛋白质、维生素1、6、12、C、可溶性钙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风味也不如新鲜的巴氏杀菌奶。
最后是调制乳,严格意义上来说它们已经不算纯牛奶,而且种类繁多。以风味调制乳为例,它的配料通常包含水、白砂糖、益生菌等,营养价值大打折扣,蛋白质非常低,甚至没有钙。
这种甜味饮料虽然受孩子们喜爱,但不建议作为补充日常所需营养物质的手段,摄入太多糖会提高肥胖风险。
其它的营养强化型牛奶可按需选择,低(无)乳糖舒化奶则适合乳糖不耐受人群。
直接喝最好,并没有什么限制。
但有的人喜欢换着花式喝,自以为更有利于健康,结果却适得其反。下面这些牛奶喝法,千万别学:
牛奶会影响人体对药物的吸收速度,使血药浓度较喝水送服的人明显偏低。
牛奶还容易在药物表面形成覆盖膜,使牛奶中的矿物质离子与药物发生反应,不仅降低药效,还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因此,在服药前后2小时内最好不要喝牛奶。
如果煮沸,温度达到100℃,牛奶中的乳糖会出现焦化现象,钙会出现磷酸沉淀现象,降低牛奶的营养价值。
牛奶含有维生素@,而米汤和稀饭以淀粉为主,它们含有脂肪氧化酶,会破坏维生素@。孩子,特别是婴幼儿,如果摄取维生素@不足,会使婴幼儿发育迟缓,体弱多病,所以两者需要分开食用。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总而言之,牛奶还是可以喝的!只要选对奶,喝对奶,你就能从中受益。
#家庭健康守护官##谣零零计划#
参考资料:
[1]Kakkoura, Maria G. et al. “Dairy consumption and risks of total and site-specific cancers in Chinese adults: an 11-year prospective study of 0.5 million people.” MC Medicine 20 (2022): n. pag.
[2]汪正园,姚蝶.不同类型的牛奶该怎么选[J].家庭医药.快乐养生,2021(12):14.
[3]喝牛奶的12大禁忌[J].创造,2013(08):82.